本文转自:开源策略
人民网记者 李洋
今年国庆、中秋假期,吉林通化文旅市场热气腾腾,呈现“高铁引流量、活动聚人气、消费提质量、服务保安心”的全域繁荣态势。

据银联大数据测算,双节期间,通化市接待国内游客296.09万人次。住宿登记数据显示,全市酒店住宿增速达46%,居全省第一。
假日文旅“热”源于流动活力。这个假期,恰逢沈白高铁通车机遇,作为这条黄金高铁线路上最为重要的节点——“七色之城”,再也不是充满诗意的“远方”,而是“说走就走的下一站”。

假日期间开源策略,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银龙穿山越谷,助力通化市各大景区“乘风”飞驰:
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.65万人次,达历史峰值,同比增长34.92%;鸭绿江国门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.64万人次,同比增幅达18.62%;集安市博物馆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46. 13%,创历史新高;辉南龙湾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4.3万人次,同比增长120.82%,营业收入510万元,同比增长122.54%。

为接住高铁带来的巨大流量,假期期间,通化市用心谋划文旅大餐喜迎来客:
通化老城·龙兴里设置告白祖国巨型横幅、“我爱你中国”拍照打卡墙、玉兔宇航员空降月球等10余处网红美陈,举办“月满华诞 共赴龙兴之约”等30余项系列主题活动,累计接待游客25.58万人次,同比增长22.57%。

佟佳江旅游度假区新增文创超市、枫火渔营烤肉区、大小木屋自助烧烤住宿等业态,以儿童乐园为核心的休闲区域人气最旺,累计接待游客14.5万人次,同比增长17.89%。
柳河参乡水街打造《参乡和鸣》水上秀、互动表演及沉浸式夜场奇幻夜游等业态开源策略,举办晒秋节和杂技艺术活动,累计接待游客28万人次。

集安大吉他广场持续开展专场文艺演出、融合灯光秀、歌舞表演、烟幕秀等形式,结合《梦萦高句丽》主题演出,吸引游客约25万人次参与
辉南县举办“2025中国丰收年”“人民公园水上音乐会”“月满辉南 情聚游园”等活动,吸引万名游客和市民参与。
二道江溶洞景区新增“心愿桥”峡谷吊桥、观景台等网红打卡点,同步开放天然石林景观,累计吸引游客0.63万人次,同比增长28.25%,营业收入32万元,同比增长14.27%。
全域旅游,交通先行。沈白高铁的开通,如同一把钥匙,打开了通化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格局。

双节期间,通化高铁站累计进出游客达7.8万人次。沈阳游客王子晴扬着手中《坐上高铁游通化》的旅游攻略笑意盈盈:\"以前‘去通化赏秋景’‘到集安访古迹’等出游计划,常因路途遥远而被搁置。如今,沈白高铁让‘远方’变‘近邻’,增添了即刻启程的动力。”
早在高铁开通前,通化市便通过“政策礼包+服务升级”,以满满诚意迎接“高铁游客”。依托《通化2025金秋季文旅营销实施方案》,当地以“秋意通化,‘醉’美‘枫’景”为主题,推出四大板块、13类旅游产品、30多项文旅活动。同时还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,优化交通接驳、美化城市环境、强化安全管理,确保游客“进得来、游得好、留得住”。

对通化而言,高铁意味着文旅产业升级,从“康养之城”“红色之城”迈向“高铁+文旅”融合示范区;区域协同加速,融入沈阳、长白山“1小时圈”,对接京津冀“4小时圈”;乡村振兴赋能,“高铁快运”助力山珍农产品直供全国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。
从“山高路远”到“通达四海”,“七色之城”通化,正以崭新的姿态开启高铁时代的文旅蝶变。
公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